轻量化:惠州碳纤维板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比钢轻1/2,比铝轻1/3,最直接的影响是续航里程长,更加的节能。舒适性:碳纤维的柔软拉伸性能,对整车的噪音振动控制有很好的提升,会大幅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碳纤维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碰撞吸能性好,在减轻车辆重量的同时还能保住强度和安全性,降低了轻量化后带来的安全风险系数。提高寿命:碳纤维板定制汽车上一些配件要求赖腐蚀,要经过高温,低寒,烟雾的考验,碳纤维不存在腐蚀和生锈问题,就增强了汽车部件的使用寿命。
惠州碳纤维板长久以来,我们国家在高性能碳纤维的使用上,全部都是依赖进口,如果不能在这个方面获得突破,将会直接制约着与碳纤维材料有关的所有的上下游行业的发展,而日本则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性能碳纤维出口国,基本上全球60%的高性能碳纤维都被日本把持。在今年年初,我国的第一条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开始建成投产,纳米碳纤维板意味着我们国家的高性能碳纤维正式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打破了他们的垄断,直接促使我们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速发展!
实际上,惠州碳纤维板看似不起眼的碳纤维,在新材料界是一匹“黑马”,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其首个市场化应用是1972年市售的碳纤维增强树脂钓鱼竿。此后,碳纤维应用快速向高端化的工业制造及尖端科技领域发展。其中,小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卫星导弹以及休闲体育用品领域,而大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等。由于其材料本性、产业技术复杂性、应用领域重要性和市场规模性等因素影响,碳纤维板定制碳纤维被称为“黑色黄金”或“材料之王”。
中国碳纤维研究始于60年代初,但由于当时国际环境恶劣,且西方对中国进行高度技术封锁,加上国内资源紧张,惠州碳纤维板碳纤维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相对有限。直到1975年,在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的张爱萍将军部署下,20多家研究所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攻关,终于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目前,碳纤维板定制从企业数量来说,中国碳纤维企业的数量占到全球的67%。在政策推动及国内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情况下,大量涌现的中国企业正在升级技术搅动原来的全球碳纤维市场格局。
惠州碳纤维板碳纤维与铝合金同为常用的减重材料,碳纤维通常不会单独使用,而是与树脂融合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下来,其密度约为1.7g/cm3,而铝合金的密度约为2.7g/cm3,这两者差别不算大,但是碳纤维的减重效果稍微好一点。其二,碳纤维板定制碳纤维与铝合金都有着相对优秀的力学性能,相比较而言,碳纤维要更加突出一点,碳纤维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非常突出,特别的是碳纤维的弯曲强度,因为一般的金属材料都不具备弯曲强度。